5月8日下午,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各部门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及考核体系”主题分别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习、大讨论”。英语教研室在龑江校区C206教室开展专项学习研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李竹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提出,可在校内搭建英语相关的实训基地,如模拟国际会展中心、跨境电商直播间、语言服务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语言实践环境。多位老师指出,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英语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工科院校的优势,强化专业“应用性”,同时也需要考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衔接问题。有老师建议,可考虑对本科教育实施分流。
为提升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有老师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增设“英语+专业”模块,如跨境电商英语、医学英语等,并在考核中要求学生用英语完成行业报告。在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中,可引入校外企业导师评价机制,将实习或项目中的英语应用能力纳入考核,确保学以致用。针对不同专业需求,与会教师还提出可在考核体系中融入行业英语证书要求。
本次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习、大讨论”为英语教研室的应用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教研室将结合讨论成果,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职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