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2025年李调元文化研究学术交流会在学校召开。此次学术交流会由德阳李调元研究会、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德阳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与学校联合举办,吸引了校内外30余位李调元文化研究爱好者参加。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李调元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赖安海,德阳市罗江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周荣,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四川省蜀道研究会理事、德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罗江区作家协会主席尹帮斌和学校执行校长刘昌明、副校长肖兴政出席交流会。

肖兴政在致辞中对各位学者、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和研究会的概况。他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期待通过此次座谈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李调元文化研究和罗江文化传承创新。他期望老师们在交流中激发更多思维活力,进一步推动学校科研创新与发展,更好的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后,学术报告环节正式开始。报告人从文化交往、家风传承、学术考据、川菜发展、文旅融合到传播实践等多元视角,深入诠释了李调元文化的厚重底蕴与时代活力,为李调元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视野。
之后,德阳李调元研究会聘请赖安海为研究会顾问,周荣、尹帮斌为副会长,刘昌明为其颁发了聘书。

刘昌明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李调元作为四川第二批历史文化名人,一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他希望大家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坚持阅读原著、熟悉文献,围绕“四新”建设,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优秀的地方文化融合,积极探索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把优秀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学科建设当中,切实推动调元研究再上新台阶。

此次交流会是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李调元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增强高校服务地方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一次有益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