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党支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3-27   来源:   作者:胡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党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向纵深处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抓住教工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引领、严格政治把关、强化政治担当,针对教工党支部的特点,探索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工党支部是一个主要由历史学专业教师组成的基层党支部,党支部共有党员33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9人、副高职称教师6人。2019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来,党支部围绕“七个有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党支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纵深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了思政育人大格局。

党旗引领 “铸牢”于研

党的领导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保障和内在要求。只有坚持党旗引领,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才能牢牢把握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党支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筑牢意识形态史学阵地。

聚焦教育有力。党支部结合党员实际工作和专业方向,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及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汇编成册,通过“一周一课”党员学习制度,在固定时间以业务研讨、讲党课等方式开展集中学习,使党员教师能够深入领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民族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在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下,党员教师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观、民族观指导学术研究,自觉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史学思潮,在涉疆涉藏、“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上,积极正向发声。党支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的知名学者,联合日本早稻田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举办“13—20世纪中央欧亚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党员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理论优势,承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重要编纂任务。

聚焦管理有力。党支部完善制约机制、激励机制,从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常规工作抓起,发挥党建制度优势。党支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与党员民主评议挂钩,建立有针对性的业绩奖励机制,使其与岗位职责、育人业绩紧密联系,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近三年来,党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边疆民族史研究的学术重镇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凸显。党员精心培育的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边疆民族历史与地理研究基地)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缅甸研究中心)已完成多项资政报告。党员领衔成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研究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

聚焦监督有力。以党的思想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增强教师的政治信仰,引导党员教师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态度守土尽责。党支部专门开展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组织观看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永远在路上》等纪录片;坚持开好民主评议会,召集党员面对面谈缺点。党支部教育引导党员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党支部多次专题研讨吴文藻、费孝通、王锺翰、王恒杰等前辈大师在新中国民族识别、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创建、南沙历史考古等方面的贡献,让党员努力感受和传承先贤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深的学术造诣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党支部组织党员定期召开交流会,以榜样带动提升教师学习和教学能力,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育人水平过硬的优秀师资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凝心聚力 “铸牢”于教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使力量倍增”。教工党支部是学院、教研室、学科组联系的纽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到凝聚人心、统筹规划。党支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做好课程建设顶层设计,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历史学课程体系。

聚焦组织有力。党支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组织实施责任。在学院内部,支部组织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内容的研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养方面起到经验叠加、优势互补的作用。支部与其他学院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项目,外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家到学院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指导。党支部在课程建设中还发挥了统筹协调作用,建设三门历史学通识课,构建面向校内、辐射校外的思政育人大格局。一是建设面向全校、全社会开放的“中华民族历史”课程思政MOOC(慕课),从不同视角和层面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弘扬“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主题。二是建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延安民族学院校史”课程思政微课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视点,深入讲授中国共产党建设延安民族学院的时代因缘、实践路径与历史意义,将学校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增强学生祖国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书香民大:鉴往知来·中国史论著阅读”线上线下混合式通识课,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讲授,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

聚焦凝聚有力。党支部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的合力机制,突破原有的教研室、课程组限制,建立跨教研室、跨学院共建的合作模式,发挥“专业+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在党支部的协调努力下,学院构建三个历史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群。“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注重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等内容的讲授,弘扬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中国民族史”课程群注重中华民族发展史、疆域形成史等内容的讲授,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课程群注重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间交往等内容的讲授,旨在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三大课程群互相支撑、有机衔接,共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理性分析和看待我国的政治、民族、宗教、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立德树人 “铸牢”于行

高校党建为课程教学指明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正确方向。教工党支部团结带领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边疆民族历史,打造历史教学实践项目,使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历史大方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聚焦服务有力。党支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在党支部的积极推动下,学院先后与云南省博物馆、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西藏曲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少数民族历史研究、遗迹调查、文献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党支部推出“青春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引导学生聚焦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革命老区,开展中国革命史、民族史、边境历史问题的考察,形成系列调研报告,推动民族文化、革命故事、研学基地等商业项目落地,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史学智慧。党支部实践育人效果显著,近年来学院形成了一批反映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求的特色教育成果。学生主动承担“西藏曲水历史文化工程”“通道侗族自治县红色资源宣传平台与文创研学项目的实践探索”等民族历史问题的重大课题,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的优秀毕业生。2007届毕业生张小娟舍弃在北京的工作,长期扎根甘肃脱贫攻坚一线,2019 年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被中共中央、全国妇联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2016 届毕业生曹森皓赴西藏曲水县担任扶贫专干,发挥母校与西藏曲水县联系的桥梁作用,推动学院在曲水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此次合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开辟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新时代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党支部服务边疆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聚焦宣传有力。党支部着力弘扬先进典型案例,发挥榜样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积极支持党员教师投身“公共史学”事业,借助新媒体让史学研究成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蒙曼教授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诗词大会》等大型文化节目的嘉宾。蒋爱花教授在西藏卫视、中央电视台等主讲《唐蕃和亲记》。李鸿宾教授是喜马拉雅“中国通史大师课”隋唐部分的主讲人。彭勇、苍铭、雷虹霁教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探索发现》等栏目的专访。党员也受邀传播历史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大众,如在国家图书馆“二十四史经典”系列讲座中讲《后汉书》《明史》《清史》等。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大原创论断,民族高校必须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强阵地。教工党支部必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工党支部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中,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把握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聚焦国家和学校发展战略,围绕办学特色,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形成“民族+历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