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委托,经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公告即日发布,并开始受理申报。现将申报工作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四川省哲学社会科繁荣发展,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深入发掘、整理、继承张大千文化艺术遗产,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二、申报类别及条件
1、申报类别:本年度项目设置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项目。
2、申报条件:(1)申报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2)申报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3)申报青年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职称或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4)申请自筹项目的负责人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三、结题要求
1、结题条件:
中心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不限,据实公开发行(出版)专著或论文或作品等。
重点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结项:(1)公开出版专著1部;(2)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3)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经费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结项:(1)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2篇;(2)在CSSCI来源刊物或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3)在公开出版学术期刊(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发表论文1篇并提供作品(设计产品、动画作品、画册、模型等)原件。
2、有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结项:研究成果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专家建议》、省规划办《重要成果专报》采纳或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3、成果形式为论文或者调研报告者完成时限为一至二年;成果形式为专著者完成时限为二至四年。具体要求根据立项通知执行。
四、提交材料的具体要求
1、申报受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4月15日止(以收到电子文本为准)。
2、申报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条件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推荐者务必在纸质申报书上手写签名)。
3、申报人务必于截止日期前将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并盖有公章的申报书与活页(申报书3份,活页11份)统一寄送到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201室,电子文档及项目负责人详细联系方式请发送至中心邮箱(
zdqyjzx@sina.com),逾期不再受理。
4、寄送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内江师范学院大风堂张大千研究中心,邮政编码:641112。
五、其他
1、纪律要求:立项评审会召开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名义为申报事宜走访评审专家,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2、咨询联系:王 平 王学明 联系电话:0832-2342599 13568047468 QQ:1124333066
3、申报范围:本中心课题无地域限制,欢迎省内外有志于张大千研究人士申报。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2024年12月24日
附件一: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张大千研究)科研项目.docx
附件二: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2024修版).doc
附件三: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24修改版).doc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