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科教兴国重任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12   来源:   作者:杨玉新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重要内容独立列章,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深化综合改革、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关键词]科教兴国;人才支撑;高等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重要内容独立列章,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重要位置,凸显了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和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新使命新任务,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积极主动、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领导,坚守正确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高校办学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培根铸魂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指示要求,着力构建“大阵地、全时空、多载体、共协同”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融通,思政小课堂与日常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实现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渗透力,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特别是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要健全完善“组织保障、师资联动、资源共享、考评奖惩”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培根铸魂,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思想光芒引航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代中国青年用行动践初心、用生命赴使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新时代青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我们要通过实施“党旗引领”“学习筑梦”“铸魂育人”等特色教育活动,激励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爱国情怀,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望。

三是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青年学生。中国共产党历经百余年奋斗,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鲜明品质,是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洪流之中,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不怕牺牲,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成就,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绽放绚丽光芒。

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是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要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
一是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以提高教育质量引领综合改革方向。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相结合,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在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下功夫,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建设,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为抓手,全面提升“四新”学科建设水平。系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建设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教材建设与管理体系、教育评价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使改革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育人水平。

二是建强教师队伍,夯实教育根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坚持不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为目标,深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狠抓理论武装和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让高尚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大力扶持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动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文化,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积极培育和营造心有大我、敢为人先、勇攀高峰、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宣传“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感人事迹,使科学家精神及自立自强、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直抵人心、鼓舞后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要建立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提供保障创新实践的资源平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兴趣,让创新成为使命驱动、责任驱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成为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人才辈出的策源地,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新突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大学具有重视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要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通过夯实理论基础,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瞄准科技创新“卡脖子”关键技术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原始创新。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科研生态,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引领性原创性成果,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理论支撑。

二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兴学科专业建设。打破单一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发展,实现学术领域新突破新进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师生勇闯创新“无人区”和“交叉地带”,强化学术领域“薄弱区”,填补“空白带”,产生并扶持新兴学科快速发展。要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链布局科研创新链,完善学科专业链和人才培养链,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急需和紧缺的创新性成果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同时,发挥多学科共生交叉的优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全创新链,持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科技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加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新材料、重大装备等领域加强联合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现代化水平。着眼未来科技竞争前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率先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和制高点,助力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四是搭建人才高地,释放人才集聚活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广泛吸引汇聚各学科、各领域海内外优秀人才开展高水平交流合作,强化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组织、预研与培育,完善“揭榜挂帅”制度,坚持单项科技突破与系统集成创新相结合,既分级分类全面统筹谋划部署,又集中力量推动重点环节部位堵点突破。依托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加快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高校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