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邓成奉 王成鑫 记者 张渔)12月2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李军老师,回到了阔别近2年的校园,参加学校举行的精准扶贫座谈会,这一次他的身份有些不一样——四川省高校精准扶贫优秀干部。
2018年1月,李军被选派到深度贫困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沙尔宗镇沙尔宗村,全脱产参与驻村帮扶工作。转眼间,李军离开校园2年了,回首2年援藏帮扶之路,从3个人的农民夜校到一群人齐心协力齐脱贫;关心孤寡老人儿童,不让一个人掉队;到探索优势创建品牌,带领乡亲致富,李军坦言“虽然过程很艰辛,但很充实,觉得很满足。”
3个人的农民夜校 驻村帮扶没想象的简单
2018年1月16日,这天是李军一生中比较难忘的日子,他带着学校的嘱托和全校师生的深情厚意离开了学校和家人,踏着高原藏区厚厚的冰雪,第一次来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深度贫困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沙尔宗镇,挂任镇党委副书记,全脱产驻村帮扶贫困村沙尔宗村。
驻村帮扶的首要工作任务就是熟悉情况,李军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深入村寨、农户家中进行调查摸底,采取走访、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迅速掌握了沙尔宗村基本情况。“沙尔宗村既是马尔康市的深度贫困村,也是全市的边远乡村,距离马尔康市有78公里的泥泞山路,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全村94户人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五保户5户、低保户3户、残疾户11户、易地搬迁户4户、危房户3户,情况着实让人揪心。”
通过走访和亲身感受,李军发现要带领大家脱贫,促进村民观念转变刻不容缓,李军想到了举办农民夜校。然而,第一期夜校,沙尔宗村就给他来了一个“下马威”。李军回忆,“总共到了3个人,而且毫无尊重我的意思,3个人相互用藏语在交流,当时我虽然听不懂他们之间交流的内容,但从他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他们是极其不愿意来参加农牧民夜校学习的。”,第一期农牧民夜校就在这种尴尬的氛围中结束。
为了改变老百姓的观念,李军没有放弃办夜校的执着,找到了村组干部、党员召开座谈会,把他的思路、想法和他们作了分享,让他们带头参与到农牧民夜校中来,在村组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下,沙尔宗村农牧民夜校顺利办起来了,也让大家在脱贫攻坚这件事情上思想更加统一。
摸索中发展产业 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在沙尔宗村这样的贫困村,受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影响,要想发展集体经济实属不易,”李军坦言,在他去之前,村里实施了两个集体经济项目,一个是蓝莓实验基地、一个是木东砖厂。蓝莓生长的土壤必须是酸性,然而当地的土壤均为碱性,第一年下来,蓝莓种植就失败了。砖厂由于是集体在经营,生产经营效果不是很好,加之在藏区修建房屋大多取材都是石头,对砖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不大,结果2017年年底,集体经济每户分红才5.1元。
面对这样的境况,李军认真分析了村里的整体情况,2018年3月初,在讨论集体经济发展时,他提出了砖厂转包的想法,但村组干部不愿意,也担心没有人来承包,在做通村组干部工作后,李军在全村发出了转包砖厂的通知,结果确实如村组干部所预料的后果,没有人报名承包。“随后我主动找到村里的2名致富带头青年,动员他们承包砖厂,最后以2.4万元的承包费转包成功。”,2018年年底,沙尔宗村集体经济分红从2017年的5.1元上升到了每户58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要脱贫致富,没有产业肯定是举步维艰,李军深知发展产业的重要性。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李军和驻村工作队多方努力奔走,最后向市民宗局申请到了14.8万元的土鸡养殖项目,为每户修建了统一的鸡舍,每户发放40只鸡苗,目前经营养殖较好的农户,母鸡已经下蛋,公鸡已可销售。除了土鸡养殖以外,今年村上还建了小规模的野生菌加工厂。
作为以扶贫任务下派的乡镇挂职党委副书记,李军始终秉承“一花绽放不算开、百花盛开春满园”的工作理念,主张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依托浓郁的茶堡文化,以抱团发展的模式创立“茶堡臻品”,将哈休面粉、各类野生菌、中蜂蜂蜜、从恩咂酒、土鸡养殖纳入品牌打造,并设计了包装,统一进行了包装打造。现在“茶堡臻品”系列产品已成为沙尔宗镇一张名片。
帮助孤寡老人孩子 要让村民有房住有学上
作为驻村书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不让一名群众掉队,这是李军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李军坚持吃住在村、坚持每天走村入户,每月全覆盖走访贫困户和五类人员(即:五保户、低保户、重病户、残疾户、危房户),每个季度全覆盖走访所有普通农户。有的贫困户住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半山,为了不落下一户人,有时他就和其他驻村扶贫干部一起带上方便面、干粮和矿泉水,克服高海拔气候和高原反应,步行2个多小时开展入户走访,为他们算收入账、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指导规划农户产业发展,宣传惠民政策,搜集社情民意。
村里的五保户罗尔依,年老体残,没有人照顾,生活困难,李军动员了驻村工作队其他干部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轮流去照顾他,“我的工作,主要就是承担罗尔依老人的生活用水,每周为他挑一次水,每挑一次水就要满足他一周的用水量。”贫困户泽郎斯满身患重病,儿子土旦年木初去年考上大学,由于个人原因,资料上交不及时,没有申请到市级贫困家庭教育救助资金,李军积极联系教育局和扶贫移民局,亲自到2个部门为他办理了相关手续,争取到了补发的2000元贫困家庭教育救助资金。危房户罗尔依准、三郎泽郎家的藏式老房,由于建造时间早,已经无法安全居住,得知情况后,李军立即向镇党委、政府和市住建部门申请了每户1.5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为他们改善了居住环境。
在暑期走访中,李军了解到依西初、娜娃斯基、哈姆特、和三郎旺姆四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即将辍学时,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引进了四川同心慈善基金会的爱心资助项目,为四个学生共申请了爱心助学基金7万元。
在山区,山体垮方、飞石坠落时有发生,今年4月16日,沙尔宗村6岁的兰卡初小朋友在放学回家的路中,不幸被山上的落石砸中受伤,危及生命安全,要想医治,医疗费用高达50万元之多,看着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与死亡勇敢搏斗的兰卡初、看着她痛哭流涕的父母,李军毅然决定要帮助他们,他第一时间报告了镇党委、政府,发动镇村两级干部职工和群众募捐,同时也向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领导作了汇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募捐善款5万多元。在医院继续治疗期间,李军又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向所有帮扶沙尔宗村的州、市两级单位发出了爱心捐款倡议,并让兰卡初家人申请网络捐款,通过多方努力共募集善款25万元,使她得到了及时救治。
差点丢掉性命 他坦言不后悔但愧对家人
脱贫攻坚这条路很漫长、也很艰辛。有时候甚至是在用生命来扶贫。
今年6月15日下午,一个让李军永远无法忘记的伤痛。当天,他和沙尔宗镇卫生院的副院长一行3人上山开展医疗扶贫送健康活动,在返回的途中,经过一处上坡路段的时候,车辆打滑熄火,迅速往后下滑,两边都是悬崖,车子连翻了两个滚儿,翻倒在了路基与悬崖之间的灌木丛中,“当时我坐在副驾驶位置,车子翻滚的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麻木了。”卫生院的副院长以为车肯定要翻到悬崖去,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李书记,我们可能要一起去了。李军说,“那一刻我对死充满了恐惧,全身失去了知觉,眼前感觉一片漆黑。”车子翻到在灌木丛中固定后,三人面色惨白,小心翼翼地从车窗爬了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大家都惊呆了,车子报废了,幸运的是三人都只是受伤,没有大碍。
李军的右腿被挡风玻璃划伤,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没敢告诉家人,那段时间正是村上项目建设最忙的季节,每天完成包扎换药和消毒处理后,就要投入项目建设的攻坚中。由于行走时间过多,消毒处理不及时,李军的右腿伤口发生了化脓性红肿,这一次他下定决心告诉了家人,办理请假手续回绵竹治疗修养。
从高原回来的那天早上,李军原本是计划坐客车去马尔康的,但是村上一位在都江堰务工的青年,早早的就把车停在了他的宿舍门口,说是听说李军要回家,顺路把他送到都江堰,另一位藏族老阿伯送来了一个装满了药酒的矿泉水瓶。看着眼前的一幕,那一刻李军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感动的热泪盈眶,那是他在高原藏区第一次当着老百姓流泪。
在家治疗修养的一个星期,村里很多人都通过微信、电话关心李军的恢复情况,村两委干部也在问休闲广场的凉亭造什么型、外墙用什么颜色......那段时间正是沙尔宗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倒逼工期的时候,李军决定马上回到高原。这一次,妻子没有支持他,“她不让我走,原因就是腿伤还没有完全恢复。”最后,妻子扭不过他,最终同意他回去。
虽然妻子从不跟他争吵、抱怨,但李军知道自己援藏的2年里,妻子独自承受了太多。李军坦言,去援藏以后,经营家庭和照顾孩子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尤其在岳母去年9月意外瘫痪后,他才深知妻子的不易:早上起床要为孩子穿衣、洗漱、服侍岳母起床,为一老一小买菜做饭,忙完后才能去上班。
“作为一名父亲,我亏欠孩子太多,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年纪,我却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为了减轻妻子的压力、不影响她上班,李军找了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早上8点10分准时在小区门口接送儿子上幼儿园,刚开始孩子不适应,哭得让人心疼。“如今儿子4岁了,慢慢地也就懂事了,他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想爸爸,让我早点回去,带他去游乐园玩。”
虽然援藏的条件很艰苦,甚至差点丢掉了性命,李军说他不后悔,感觉很充实,很满足。2年的援藏帮扶和脱贫攻坚,李军也用自己的行动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了一张满意答卷:2018年7月沙尔宗村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如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贫困发生率由以前的17.82%,下降为0%,实现了村有硬化路、有集体经济、有通讯网络、有标准卫生室、有文化室,15户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已超过3750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得到落实,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