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开幕。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广大师生员工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积极关注两会动态,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掀起学习热潮。师生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更好地担起时代赋予川工科人的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学校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党委书记袁闻聪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2025全国两会的召开,为新征程锚定了航向、凝聚了共识。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师生员工听完报告后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和立德树人基本要求,不断加大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力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等有效途径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和区域性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学校智慧和力量。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雷耀方表示: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作为一名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工作者,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扎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全校中心工作,紧扣“后评估”时代主题,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凝聚全校各方力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担当奋进的磅礴力量。
学校教务处处长宋文正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进一步部署和规划,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应该深入学习两会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持续强化校企合作,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团委书记谭玲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如嘹亮的奋进号角,鼓舞人心。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心系青年、服务青年,关注青年所思、所想,关心青年所忧、所盼,做好青少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引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堃伦表示:身为经济学科的教育与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面对“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转型”等国家战略方向,我们应深挖经济学科前沿领域研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模型分析上的优势,加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人才。
学校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袁新表示:报告中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内容,我在深感振奋的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学院应该积极响应,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课程与传统制造业技术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江春雷表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创新,以创新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把握时代、服务时代、引领时代,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育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王千慧表示:作为学校学生会负责人,我将继续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真正了解同学们的所期、所想、所盼,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中去体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曾梅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第一时间观看了两会直播。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两会传递的政策信号,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