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是四川省通信学会理事单位,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工科类学院之一,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考研深造、创新创业、参加学科竞赛,在“互联网+”“挑战杯”“蓝桥杯”“传智杯”等重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开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涵盖了计算机、电子、电气三大类。建有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心、计算机工程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包含了26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和2个研究所,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院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产业学院,为学生实习实训和高质量就业拓宽了渠道。学院毕业生因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实、工作技能强、职业素养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2025年招生专业
本科: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智能互联网络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城市地质勘查、环境管理与评价、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包装策划与设计、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化染整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厚基础、强系统、重创新" 的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开发及跨学科应用的核心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计算机系统级设计能力、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应用型专门科学人才。
主干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英语、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包括军训、“思政课”实践;专业课程实验包括:程序设计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公司、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开发与系统架构设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库管理与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硬件研发、区块链技术应用、计算机教育与技术支持等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行业的需求,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熟练掌握基于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生。本专业具有跨学科融合、实践向导和技术前瞻性的专业特点,特别培养学生具备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可视化的能力,同时掌握分布式计算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既能胜任基础软件开发工作,也能胜任金融、医疗、互联网等领域的数据驱动工作。
主干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大数据编程、数据可视化技术、Python及其应用、大型数据库技术、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等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Python及应用、大数据探索分析、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并行化计算与分布式计算、连续型数据建模、大数据挖掘与统计机器学习、高级语言语言程序设计、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文本挖掘技术、图像挖掘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等从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与商业智能、云计算与分布式存储、数据治理与安全管理、机器学习模型优化、数据产品研发等工作。毕业生能够胜任智能推荐、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医疗健康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数据驱动型岗位,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软件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移动应用开发、通信软件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动漫制作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云计算架构设计、大数据处理分析、跨平台移动应用构建及智能化交互设计等核心技术领域。依托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工程思维与系统架构能力,培养既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又具备全栈开发、智能系统设计及复杂项目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计算机图形与动画、计算机网络系统、编译原理、爬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分析、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软件工程实验、爬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分析实验、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实验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软件开发企业、信息技术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高等院校及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系统测试与质量保障、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云平台架构设计与运维管理、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嵌入式与物联网系统开发、计算机软件教学与实训指导等岗位工作。
人工智能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熟练掌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电子信息系统、智能化应用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相关的硬件与软件系统设计、开发与维护、运营与管理,运用人工智能专业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根据特定行业的需求对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信息集成系统进行设计、实现和维护,解决具体的行业应用问题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人工智能编程基础(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与实践、自然语言处理等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语音识别应用实训、模式识别实训、嵌入式实训、人工智能编程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实验、深度学习原理与应用实验、自然语言处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人工智能工程开发企业、电子计算机技术产业相关科研部门、互联网行业、高等院校等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电子硬件设计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维护、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设计等有关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光伏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产品制造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电信服务与管理、微电子技术、安全防范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必备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和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与网络等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方面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与数据结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电子工艺实训、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嵌入式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工实训、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电子设计企业、电子信息、计算机类产业相关科研部门、互联网信息应用行业、高等院校等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测试与维护、集成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嵌入式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设计等相关工作。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对应专科专业名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光伏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电气工程师。毕业生要掌握必备的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能结合控制思想,使用智能控制的手段,胜任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分析、设计、运行维护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环节和实验:电路系统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电机拖动实训、PLC与电气控制实验,嵌入式及智能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实验等。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企业、用电企事业单位,相关科研部门、互联网信息应用行业、高等职业院校等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电子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与运行维护,信息系统的设计、维护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维护能力,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较熟练地从事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动态网页制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操作系统、Python语言、企业级应用开发、软件工程(含UML)、前端框架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在软件开发公司研发部、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部、信息服务业的客户服务管理部等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计算机设备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WEB前端开发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