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体育学院>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体育学院源于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的前身剑南武术馆,是四川省民办院校设置体育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学院目前由综合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以及社会体育系、休闲体育系、公共体育部(大学体育教学中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课外体育管理中心、场地器材管理中心)、实验实训管理与产教融合办公室等部门组成。

学院的发展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保障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学院党总支被四川省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2人,外聘教师25人,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以上比例64.6%,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教师队伍中汇聚了包括全国和四川省教指委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在内的教学名师,建立了一支在该领域的创始人、技术总监、教学总监、高级培训师等在内的高水平应用型教学团队。

学院设置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016年)、休闲体育(2018年),同时还设置有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等专科专业;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自学考试专业。目前共有在校本科生3740人,专科生60人。体育学院成为四川省最大的体育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除了按照国家统一考试招生外,还面向退役军人等群体人员招生;专科还实施单独考试招生;专科的优秀学生还有机会“专升本”。学院还为学生搭建了国际合作与学习交流的平台,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和学生赴美国、韩国、泰国等国家学习与交流。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年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2项,获得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团队成为四川省民办院校中首批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有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川省一流课程3门;学院是德阳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传统体育与康养文化研究中心”,是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全面实施“体教融合”战略,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与国家级奥运会金牌项目的体育协会深度合作的高等学校、是中国摔跤协会首个高校“训练、竞赛、培训基地”、是全国第一个摔跤博物馆落户的高校;牵手四川省足球协会、四川省田径协会、四川省武术协会、四川省健身协会、四川省搏击运动协会、四川省跆拳道协会等省级体育平台签订并实施了战略合作协议;面向市场,与圣多美健身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就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有标准塑胶田径场3个、游泳池 2 个、配套建设有篮球、排球、网球等户外运动场共110420㎡,生均3.7㎡;有体育馆、专用训练馆(室、厅)、风雨操场等室内运动场16626.88㎡,生均0.5㎡;场馆总面积125946.88㎡,生均4.2㎡。

学生至少获得2-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本实现了“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95%,对口率达90%以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当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0%。

涉武类、健身类项目在全国、西南区、四川省的高水平比赛中,获奖数量多、获奖等级高,成为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在竞技比赛的优势特色项目。2021-2024年健身健美类项目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四川省健美操锦标赛等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53项,涉武类项目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50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55项。

体育学院的发展,充分依托学校丰富的“涉武”文化,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学院的办学思想与理念

■指导思想:责任,发展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科学定位、机制创新、特色发展

■办学思路:强技能,凝特色,促交叉,创优势,图发展

■办学宗旨:立德育人,文化塑人,技能强人

■育人模式:以“两支队伍”为抓手,构建新时代“军体融合”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新模式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为补充的办学层次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德阳、服务川渝、辐射全国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热爱体育事业、基础扎实、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成为有责任、有担当、有文化、有内涵的体育人

■学院口号:和谐凝聚团队力量,拼搏勇创学院辉煌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资料截止时间:2025-08-30)